汽車在行駛時,電腦利用下述3種傳感器不斷檢測汽車的行駛狀態,即4個車輪的轉速傳感器、汽車的前后左右加速度傳感器、發動機轉速傳感器。此外,利用轉向盤轉向角傳感器、油門踏板開度傳感器不斷地判斷司機的駕駛意圖,按預先給定的程序進行綜合控制。在AWD系統中,向前后車輪的動力分配影響到汽車的行駛性能。如當汽車向前后輪驅動力的分配比為0:100時,具有較高的轉向性能和極限行駛性能,當驅動力分配比為50:50時,穩定性得到提高,但轉向性能和 極限行駛性能會下降。在轉向性能、穩定性和極限行駛性能之間要獲得良好平衡,必須確定優的前后驅動力分配系數,理想的分配系數按照不同的路面有所不同,在允許強力加速的鋪裝路面上考慮到載荷轉移,以向后輪分配較大驅動力為宜。但是,在打滑的路面,當向后輪分配較大驅動力時,就會引起過度轉向。有資料認為,理想的前后驅動力分配比在3O :70~50:50。目前,本田新一代Legend轎車的SH—AWD能使前后驅動力分配在70:30—30:70內連續變化。
汽車的驅動形式一般有以下幾種:前置后驅(FR)、前置前驅(FF)、后置后驅(RR)、中置后驅(MR)、四輪驅動。所謂驅動形式,是指發動機的布置方式及驅動輪的數量、位置的形式。國內外大多數貨車(含皮卡)、部分轎車(尤其是高級轎車)和部分客車都采用前置后驅的驅動型式,但采用該型式的小型車很少。所謂全輪驅動,又稱四輪驅動,是指汽車前后輪都有動力。一般用4X4或4WD來表示,如果你看見一輛車上標有上述字樣,那就表示該車輛擁有4輪驅動的功能。
首先它可以降低轎車的成本,這也是為什驅動輪圖冊么現今許多汽車制造廠商都采用這種驅動系統的原因。前輪驅動(FWD)在制造和安裝方面都比后輪驅動(RWD)便宜很多。它沒有通過駕駛艙下面的驅動軸,也不用制造后橋殼,變速器和差速器被裝配在一個殼體中,這樣所需的零部件就更少。這種前輪驅動系統還可以讓設計者更方便的在汽車底部安裝其他部件,比如制動系統,燃油供給系統和排氣系統。